发布时间:2023-01-12 06:18:03
内容来源:互联网
关键词汇:蒲江新冠疫苗接种,蒲江新冠疫苗接种消息,蒲江县新冠疫苗接种最新消息
内容简介
蒲江县8月到苗消息2022年8月,我县继续开展新冠疫苗接种工作,重点是60岁及以上老年人新冠疫苗接种,同时开展3岁及以上人群接种。期间,如有调整,将另行通知。接种时间全县各接种点(单位)工作时间内可开展,其中,鹤山接种点、寿安接种点以属地镇街和负责接
蒲江县8月到苗消息
2022年8月,我县继续开展新冠疫苗接种工作,重点是60岁及以上老年人新冠疫苗接种,同时开展3岁及以上人群接种。期间,如有调整,将另行通知。
接种时间
全县各接种点(单位)工作时间内可开展,其中,鹤山接种点、寿安接种点以属地镇街和负责接种点管理的医疗机构通知为准。
接种地点和联系电话
1、鹤山接种点(鹤山街道原影视学院对面),咨询电话:028-88537175;
2、寿安接种点(寿安街道原庙乐村村委会),咨询电话:028-88679805;
3、天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鹤山街道天华政府街32号),咨询电话:028-88583895;
4、西来公立中心卫生院(西来镇寻古街76号),咨询电话:13348835368;
5、大塘公立中心卫生院(大塘镇官塘街37号),咨询电话:028-88630202;
6、大兴镇公立卫生院(大兴镇大西路街11号),咨询电话:028-88555721;
7、朝阳湖镇公立卫生院(朝阳湖镇银杏路15号),咨询电话:028-68233517;
8、成佳镇公立卫生院(成佳镇朝阳街27号),咨询电话:028-88651191;
9、甘溪镇公立卫生院(甘溪镇西街8号),咨询电话:028-88641084。
注意事项
在疫苗接种过程中,受种者应注意并配合做好以下事项:
接种前,应提前了解新冠疾病、新冠疫苗相关知识及接种流程。
接种时,需携带相关证件(如:身份证、护照等),并做好个人防护,配合现场预防接种工作人员询问,如实提供本人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等信息。
接种后,需现场留观30分钟;保持接种局部皮肤的清洁,避免用手搔抓接种部位;如发生怀疑由疫苗引起的不良反应,报告接种单位,必要时及时就医。
温馨提示:新冠疫苗第二剂接种知识
1.第一针和第二针间隔多久?如果第二针忘记了、错过了,间隔久了再打有影响吗?
新冠病毒灭活疫苗需要接种两剂,首剂与第2剂之间的接种间隔要在3周及以上,第2剂在首剂接种后8周内尽早完成。推迟接种一般不影响免疫效果,如果第二针忘记或者错过了,只需尽快补种就可以了,无需按照免疫程序重新接种。
2.第一针和第二针成分和剂量有没有差别?
没有差别。
3.第一针和第二针不是同一个厂家生产的疫苗,可以混着打吗?
根据《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现阶段建议用同一个企业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完成全程接种。如遇疫苗无法继续供应、受种者异地接种等特殊情况,无法用同一个企业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完成全程接种时,可采用其他企业生产的灭活疫苗完成接种。
4.第二针怎么预约?
如需接种新冠疫苗,可以向所居住地的街道或工作单位咨询,进行登记预约。
5.在外地接种的第一针,可以回成都接种第二针吗?在成都接种第一针,可以去外地接种第二针吗?
目前成都市的新冠疫苗种类是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因此,如果在外地接种的是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是可以回成都接种的。在成都接种了新冠病毒灭活疫苗也可以到外地接种第二针,接种前请告知当地接种医生所接种疫苗的生产企业。
6.不打第二针会怎么样?
疫苗的免疫程序的确定是基于研发阶段和临床试验阶段的结果得出的,以获得最佳的安全性、免疫应答效果和免疫持久性。未完成全程接种,难以获得最佳的免疫应答效果和免疫持久性。???
7.如果第一针出现不良反应,第二针还可以打吗?
如果第一剂次后出现发热、轻微皮疹等不良反应,会随着时间推移自行消失,无需特殊处理,第二针也可以照常接种。出现其他异常情况可以如实告知接种点医生,让医生判断是否继续接种。
8.打第二针前后,可以接种其他疫苗吗?比如HPV、狂犬疫苗等。
新冠病毒疫苗是新疫苗,为了便于识别或区别可能出现的疑似疫苗不良反应,目前不建议新冠病毒疫苗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但是,不是说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就不能接种其他疫苗了,只是建议新冠病毒疫苗和其他疫苗间隔两周以上接种。必须注意的是,当因动物致伤、外伤等原因需紧急接种狂犬病疫苗、破伤风疫苗、免疫球蛋白时,可不考虑与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间隔。
9.第二针有没有其他特别的注意事项?
第二针和第一针接种注意事项类似,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接种第一针后有不良反应发生,请主动告知预检医生。
10.第二针打完,身体就能免疫新冠病毒了吗?
对于个人来说,接种疫苗的保护效果不是100%,并且产生保护性抗体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对于群体来说,在没有形成免疫屏障的情况下,新冠病毒依然容易传播。所以,要防止新冠肺炎疫情反弹,现阶段仍然要坚持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勤洗手、通风等防护措施。
猜你喜欢 换一组
热门信息